据新华社11月6日报道,我国科研人员在一种名为乌毛蕨的蕨类植物体内,不仅发现大量富集的稀土元素,还首次观测到这些稀土元素在植物组织细胞间“自我组装”,形成了一种名为“镧独居石”的矿物。
这是科学家首次在天然植物中发现稀土元素的生物成矿现象,为未来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新路径。相关成果于11月5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
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是人工智能、新能源、国防等重点领域不可或缺的核心战略资源,但传统稀土矿物开采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研究人员认为,此次发现不仅为已知超积累植物的研究打开新窗口,还为未来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打开思路。
当地时间11月6日,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在官网发布了《2025年关键矿产清单》,在铜、银和铀的加入下,清单更新后的总数增至60种。
根据2020年美国《能源法》要求,关键矿产清单每三年更新一次,上次更新时间为2022年。列入清单的矿物将获得美国政府的资金支持,有关勘探、开采和精炼处理项目也能获得审批便利。
新闻稿表示,美国地质调查局对有关矿产资源供应风险做了全面评估,共涉及84种矿产大宗商品、超过400个行业及1200多种情境。
最新的清单包含了2022年版本中的全部50种关键矿产,以及新增的10种,分别为硼、铜、铅、冶金煤、磷酸盐、钾盐、铼、硅、银和铀。
11月6日,谷歌宣布了其有史以来顶级规模的碳移除协议。这家科技巨头承诺通过与巴西初创公司Mombak达成的协议,为亚马逊雨林的修复提供资金。这项协议凸显了大型科技公司如何寻求高质量的碳信用额度,以抵消其高能耗数据中心的碳排放。
据路透社报道,双方确认该协议将抵消20万吨碳排放。这一数字是谷歌在2024年9月与Mombak签署的试点协议中碳排放量的四倍。Mombak目前是谷歌唯一的林业碳信用额度提供商。
尽管两家公司均拒绝透露交易的具体金额,但路透社报道称,该协议反映了大型科技公司希望减轻其在人工智能(AI)领域巨额高耗能数据中心投资所带来的气候影响。据报道,这种需求也推动了巴西新兴的植树造林产业的发展。
11月5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启动新的可持续交通资本预算 (STIP),并制定了路线图和计划投资,以加快可持续和低碳燃料的生产,从而帮助实现其航空和海运部门的脱碳目标。
欧盟委员会的计划旨在到2027年底前调动至少29亿欧元的投资,具体投资包括:通过InvestEU计划为可持续替代燃料提供至少20亿欧元;通过欧洲氢能银行在今年年底前提供3亿欧元,以支持可持续航空燃料 (SAF) 和可持续海事燃料 (SMF) 的氢气生产;欧盟委员会通过“地平线亿欧元,用于研究和创新项目;以及通过创新基金调动1.53亿欧元用于合成航空燃料项目,2.93亿欧元用于海事燃料项目。
11月6日,淮河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控制股权的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淮河能源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89.30%股权。
上海证券交易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于2025年11月5日召开2025年第17次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对公司本次交易的申请进行了审议。审议结果为:本次交易符合重组条件和信息公开披露要求。
本次交易前,淮河能源主营业务包括火力发电业务、售电业务、铁路运输业务、配煤业务。重组完成后,淮河能源的火力发电业务规模将得以扩张,上市公司可充分的发挥与单位现在有业务的协同,扩充其在火力发电领域的产业布局。
11月6日,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2025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通知。
分配方案提出,根据全国和天津碳市场建设要求、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结果以及公司制作经营状况,将石化、化工、油气开采、航空(机场)、有色、钢铁、机械设备制造、农副食品加工、电子设备制造、餐饮、医药制造、矿山、橡胶和塑料制品、烟草制造、家具制造、纺织、印刷、建材、造纸和纸制品、货运港口、水上货物运输、航空货物运输等行业,年温室气体排放量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及以上企业(不含已纳入全国碳市场),纳入天津碳市场2025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名单另行发布)。
根据国家和本市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确定天津碳市场2025年度碳排放配额总量约为0.4亿吨,包括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配额和政府储备配额。其中,政府储备配额占5%,用于碳排放配额调整、有偿发放和市场调节等。
11月5日,浙江发改委发布《浙江省省级零碳园区建设标准指南(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省级零碳园区建设标准指标体系分为工业和服务业两大类。
其中,工业主导型零碳园区建设标准指标要求:单位能耗碳排放≤0.4吨/吨标准煤;清洁能源消费占比≥90%;绿电直供比例≥40%。
服务业主导型零碳园区建设标准指标要求:单位能耗碳排放≤0.4吨/吨标准煤;清洁能源消费占比≥95%;绿电直供比例≥30%。
核心指标是省级零碳园区建设一定要达到的目标,达不到核心指标要求的园区,原则上不可以申请命名;其余一级指标在省级零碳园区建设中发挥路径引导作用,同时也作为省级零碳园区命名的参考指标。
2025年11月5日15时,500千伏金海湖输变电工程顺利完成主变带电,标志着这项贵州电网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正式投入运行。该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重点项目,总投资17.85亿元,于2024年6月开工建设,将逐步优化贵州电网主干网架结构。
该输变电工程具备多项技术创新。线路采用直流融冰设计,最大可承受3000安培直流电流,有效提升电网抗冰能力。作为毕节地区首座500千伏智能变电站,金海湖变电站实现了设备正常运行状况实时监测和精细化控制,信号监测点达2.5万余个。毕节供电局专业技术人员张建表示,这种智能化设计能更好地推动新能源消纳。
11月6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伟平在湖北武汉与来访的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曾赞荣一行座谈,双方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海洋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经济高水平发展进行深入交流。
三峡集团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力打造海上风光基地,推动绿色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在助力海洋发展与保护、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上发挥更大作用,为青岛经济社会绿色高水平发展贡献三峡力量。
德国联邦议院下议院已为地下碳储存扫清障碍。该院11月6日通过一项法律,将二氧化碳储存和管道建设列为“首要关注事项”,以加快规划和审批流程。
这项措施旨在帮助德国在2045年实现气候中和。其方法是对难以减少的排放物(例如水泥生产、石灰生产和垃圾焚烧产生的排放物)进行捕获和储存。
法律允许使用碳捕获与封存(CCS)技术,但禁止在燃煤电厂使用。陆上封存通常是被禁止的。然而,各州能够最终靠制定自己的法律来允许陆上封存。
行业团体对这一举措表示欢迎,但认为需要公共资金来发展二氧化碳运输的基础设施。他们指出,枢纽和管道对于扩大这项技术的规模至关重要。
路透社11月16日消息,法国国有能源集团EDF计划明年完成其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的概念设计,以期扩大其在全球先进核技术市场的份额。
EDF旗下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部门Nuward的首席执行官朱利安·加雷尔表示,公司目标是在2050年前投入运营多达30座此类反应堆。
尽管法国电力公司 (EDF) 已缩减了其在大型核反应堆领域的国际参与规模,但其新型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SMR) 模型旨在全球部署,目标客户是冶金和数据中心等能源密集型行业,这一些行业需要稳定高效的电力供应。
